六百章 德国行 续四-《全球收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碳十四测定更是老的,难道这就是我的作品吗?

    许四海也是无语了,心说这帮老头忒认真了点。

    转念一想,也只有这般认真,他们说出来的话才有公信力!

    在后边五代董源的金陵群峰图,荆浩的华山奇峰图,黄荃珍禽写生图。

    这三人都是五代末北宋初的人。董源和他的徒弟居然和尚号称董巨,为南派山水的祖师爷。

    荆浩也是当时北派山水的代表人物,黄荃则是五代时期后蜀的宫廷花鸟画家。

    近千年了,这些纸本画作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,而且还是当时集聚代表性的名家作品,可以说任何一副流散到外界,都会引起争抢。

    说不定国家还会征召!

    让许四海很意外的是,对这三幅画老先生们的判断出奇的一致,画都是对的的!

    因为画上不单单有宣和内府的收藏章,他们这些人的字画老先生们多少都看到过三位画家的作品,心里有点数。

    所以才敢一言判定!

    最后一幅重器中的重器,还是一副很长的卷轴,老先生们越发的期待。

    许四海:“这幅是徽宗仿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,我这副是八十八位神仙。”

    又是徽宗御笔,还是仿吴道子的名画,那可谓是名画中的名画!

    八十七神仙图国家有收藏,乃徐悲鸿去世后他的夫人赠与国家,这幅画还几经波折。

    1935年,徐悲鸿在香江从一位德国夫人手上购得,原画无提拔无落款,依照画上的人物身份徐悲鸿自己定名为《八十七神仙图!》

    其内容和许四海所收藏的,明代周臣仿北宋武宗远的《朝元仙仗图》基本雷同,都是描绘神仙去朝拜道教的原始天尊的场景。

    两幅画同样是用的铁线描,神仙;金童玉女;天兵天将,锦旗流苏璎珞等都画的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徐悲鸿还请张大千做鉴定,还借张大千之口说这幅画就是唐代吴道子的真迹。

    他自己也写了长长的跋来记录此事,还特意刻了一枚“悲鸿生命”的印章给盖上!

    1942年徐悲鸿在云南躲避小日本飞机的轰炸,画被偷了!

    侥幸两年后这幅画又在成都现身,徐悲鸿再次以重金购得,随后一直带在身边寸步不离。

    实际《八十七神仙图》的具体年代一直都存有疑问,购买者徐悲鸿坚持认为这幅画是唐代吴道子的真迹。

    而张大千谢稚柳则认为是晚唐,徐邦达更是认为这应该是宋代的,是《朝元仙仗图》的模本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