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三十 拜师 四-《全球收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不错!”

    “那好,哥哥和你商量个事,能否给许老板说说把哥哥也拉到你们门内,我请你吃饭!”

    别看王大明今年才17    ,但是他好坏还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一听这话王大明就知道高大元这是想要走捷径,这怎么可能!

    自己拜师那也是当了大半年的小伙计,还被市场内的同行耻笑嘲讽,现在自己拜入师门,居然哪还有人想要抄近路。

    “这事我可不敢说,想要拜师你自己去啊。”

    说完王大明提这食盒头也不回的走了。

    “小兔崽子,倒是抖起来了!”高大元愤愤然骂道。

    一计不成;又生一计。

    高大元还有好办法,那就是和王大明多套套近乎,从王大明的嘴里套出许老板的绝活,这样既不用承担徒弟的责任,还能学到真东西,何乐而不为!

    不过此事不能急,要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来。

    下午,王大明还在看师傅今天收来的瓷器,铺子里来了个中年胖子,此人好像还和师傅挺熟的,说话间好像没啥商业上的客套。

    后来王大明才知道,原来这个王先生还是和演员,是专门演大奸臣和珅的。

    几句闲话,师傅还把今天收来的三家康熙瓷器都拿出来,摆放在桌子上。“今天刚巧是收到康熙早中晚时期的瓷器,王先生你好好看看。”

    三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,一件为康熙早期的大罐子;青花发色黑黢黢的,中期为一个梅瓶;青花颜色就很艳丽了,晚期则是一个八角盘子,画面非常漂亮。

    许四海还借着给徒弟王大明授课,同时也把知识传授给了王和珅。

    他说:康熙早期的瓷器还遗存有粗大明的风格,这很正常,因为从明朝灭亡到康熙初年也不过才隔了20多年。

    那些遗存的老匠人学的就是明朝那一套,他们都还在呢,手艺上自然会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。

    再有就是康熙早期社会还不稳定,南方还有还多想要反清复明人士,八大山人就是最典型的。所以此时的瓷器上都不写康熙的年款。

    “说是怕碎了不吉利,实际上是心里没自信!为啥康熙平定三番后,又可以在瓷器上书写年款,不怕碎了不吉利吗,那是康熙已经彻底掌控了局面,他心里有自信了!”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    第(2/3)页